1、住宅智能化設計的數據化
數據化原理是指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全面可視化的數據,從而使智能家居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持續地提高。而數據化的基礎是各種傳感器和數據服務器,它們不但可以主動地獲取更多的數據,還可以利用被動的方法對其它的數據進行賦值。同時,數字化的實質不在于獲取信息,而在于通過深度的發掘,讓數字真正地為人民提供實際的服務。這就增加了對數字應用的需求。比如家用電能的資料可以輕易地由一臺智能型電表獲取,但根據各種家電的功率消耗情況和內部環境(溫度、光照)來進行能源消耗的計算,就必須從數據挖掘的角度來進行。
2、住宅智能化設計的一體化
一體化強調設備、裝置等需要整合到一個整體的服務系統中,以實現設備的整體使用效率。而整合后端的系統更有利于提高智能程度,實現多個設備、多功能協同工作,實現某種目標。在集成工程中,若采取逐步實施的方法,關鍵在于其可擴展性和兼容;若以一次開發的方法來實施,則應著重于器件的可替換性和穩定性。采用集成的方式,即可實現裝置間的有效通信環路,又可實現對智能家居的功能要求更加統一,從而減少了享受智能便捷的費用,增加了用戶的便利,達到人性化的設計思想。
3、住宅智能化設計的AI化
為了進一步增加智能化水平,需要住宅智能化系統提供基于AI判斷的、非控制的獨立動作,這就需要引入AI系統。AI系統的工作核心在于通過傳感器收集相應的多維度指標,并進行深度的數據挖掘給出直接的動作指令或者操作建議。這一步驟能夠建立可穿戴設備與住宅室內設備的基本聯動機制,進而提供更高的智能化體驗。例如以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在進行AI數據挖掘后能夠從心跳、血液流量、步伐等數據中獲得使用者的健康及心情狀態;配合包括智能電視攝像頭的表情識別等功能能夠構建室內心情調節體系。
4、住宅智能化設計的互聯化
要實現多個設備的集成,必須實現多個系統的互聯互通,這就要求在系統集成中應用到各個系統。利用物聯網,可以有效地把各種設備進行互聯,從而達到集中監控和集中調控的目的。例如在室內適宜居住的情況下,需要使用空調、加濕器、燈光、聲學等多種裝置,可調整室內光線、溫度、濕度、背景聲音等。此外,還需配合相應的感應器監測以上各項指標,并根據資料庫對用戶日常行為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其進行自我調整,例如22:00時左右進入休眠,智能控制系統會在此時段之后根據熄火的指示,將房間中的氣溫調整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