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生態建筑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促進了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在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更舒適的建筑環境。提倡生態建筑設計的目的在于多利用可再生資源,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保證建筑和環境相得益彰,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1、生態建筑設計的目標
1)把環境和資源的和諧性擺在首位,確保建筑在使用年限內,盡可能的減少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
2)滿足基本的功能和空間需求,然后把資源集約化,對資源合理利用,達到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的目的。
2、生態建筑設計原則
生態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就是因地制宜,在合適的時間和條件下,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及現代科技手段,來保證建筑和環境的統一,以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生態建筑要依地形及地貌來設計,還要綜合分析各種因素,例如方便性、適用性、節約性和時尚性等等,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環境的舒適,使人、建筑、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
1)生態建筑要符合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
建筑行業的發展加劇了耕地資源的減少,對環境和空氣造成了很大污染,在建筑設計和施工的時候要對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叮囑好,要遵守自然法則,敬畏自然,真正從實際環境出發,確保人和環境統一發展。
2)當地自然資源要合理應用
這是生態建筑設計和施工中需要遵守的原則,對自然界的空間也應科學利用,防止浪費和過度開采自然資源。對于建筑設計人員來說,在對建筑規劃和布局的時候,就要通過空間資源優勢去拓展建筑空間。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高層建筑,這是對空間充分利用的代表。另外高層建筑設計中要多融合自然屬性,把地面、地下和地上空間結合使用,保證筑空間穩定,實現建筑設計的優化。
3)切實結合地域地理條件
生態建筑設計和施工首先就得分析地域地理條件,這是所有工序的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要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同時要考慮當地氣候特征、地理位置、能源情況及建材特點等等,從整體上把握生態建筑設計,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以滿足持續發展的需求。